简谈腰痛针灸穴位

简谈腰痛针灸穴位


简谈腰痛针灸穴位

对于现代社会的很多人,由于生活、工作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,腰痛这个病越来越常见。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,小编单就劳损、扭伤等非器质疾病所致的腰痛针灸疗法向大家进行总结归纳。

取穴原则


腰痛的取穴方法有循经取穴、异经取穴、上下取穴、左右取穴、俞募取穴、阴阳取穴等。但是总的来说,可以归为辨经取穴、辨证取穴和经验要穴三大类。


辨经取穴


腰部上连背膂,下连尾尻,中为脊柱,有3条经脉经过腰部。《东垣试效方》曰:“治之(腰痛)者,当审其何经所过分野,循其空穴而刺之。”治疗腰痛最常用的三条经脉是足太阳、足少阳和督脉。

膀胱经主要穴位有委中、肾俞、承山、昆仑。针灸四总穴歌言“腰背委中求”,说明了委中的重要性。委中穴在四肢属中焦,这与腰部同属中焦同气相求,故应之。从三焦理论方面来讲,委中作用要大于肾俞、昆仑。如果在委中有痛点或者有异常改变,那针刺委中治疗腰痛其效果会更好。

少阳经取穴取决于腰痛牵涉范围。例如腰痛连臀部,取穴环跳;连四肢外侧痛加刺风市、阴市、阳陵泉。

督脉治疗腰痛主要有人中,后顶,龈交,百会,命门、腰俞。吾师石岩教授用后顶穴治腰痛效果很好。后顶不仅仅是督脉穴位,后顶接近百会穴,其通阳之效同样好。现代医学认为这个穴位有利血管,治颈项,故其能缓解颈部肌肉进而缓解腰部肌肉治疗腰痛。急性腰扭伤后,龈交穴附近上唇系带上会出现米粒大小的血肿或者硬结,扭伤次数越多结越大。故龈交穴作为督脉穴位同样治疗腰痛。

除三条经脉外,循经取穴还包括腰部夹脊穴。

而异经取穴有后溪、重魁等。后溪为八脉交会穴,通督脉,故后溪治腰正中部位痛。董氏奇穴中不仅仅提到了重魁穴,还包括灵骨、大白总共三个阳明经穴位。但重魁这个穴位更好使,这个穴位必须强刺激才能有效。至于其原理小编认为类似人中穴,是强刺激下的一种覆盖反应。

辨证取穴


辨证取穴就是辨明证候属阴属阳,属寒属热,属湿属痰,属气滞属血瘀。穴位包括丰隆祛痰,大椎泻热,阴陵泉祛湿,三阴交调理阴经,太冲理气疏肝等。



经验穴、阿是穴

经验穴主要是腰痛点,左右总共4个穴位。

至于阿是穴,取穴原则更是灵活多样。我们不仅仅可以循经取阿是穴,同样可以异经取。按照同气相求理论所讲,腰属中焦,膝部和肘部同属中焦。这样,肘膝周围的太阳、阳明经分布穴位(例如手三里、足三里)也是阿是穴所在部位。

关于同气相求理论治疗腰痛经验,小编也是深有体会。(感兴趣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)

总之,腰痛穴位有很多,不同穴位治疗效果也不一定相同,其临床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